美里华人社区领袖协会 PERSATUAN KETUA KAUM MASYARAKAT CINA MIRI

 



美里省华人社区领袖协会
PERSATUAN KETUA KAUM
MASYARAKAT CINA MIRI


地址:
Lot 1242,Aras 6,Menara B,Seksyen 5,MCLD
Bangunan Kompleks Islam Sarawak Miri
Jalan Pujut,98000 Miri Sarawak.

电话&传真: 085- 322 270

办公时间:
星期一至星期五
早上八时 至 中午十二时

GPS Coordinate 地标: 4.414034, 114.009884


天猛公拿督斯里李旭同
美里省华人社区领袖协会会长

如有需要请拨电:011-31892686(助理谢玲玲)寻求协助

 
美里的开埠
汶莱属地
根据历史记载,砂拉越早期十六世纪初是汶莱苏丹之属地。当时汶莱苏丹波基亚(Bolkiah)是一位海上英雄,曾先后远航征服南洋一带而成为其属地。

砂拉越在汶莱苏丹特派统治者马可大(Makata)的苛政统治下,砂拉越河流域一带的人民不堪受虐。群起作乱造反。汶莱苏丹派其叔父哈欣(Rajah Muda Hassim)来砂平乱,可是乱事无法敉平。

1840年英人詹姆士布洛克(James Brooke)航行抵砂,接受哈欣之邀请协助平乱,詹姆士凭着船坚炮硬,终于把乱事平息。哈欣征得汶莱苏丹之同意,封詹姆士为砂拉越王,称为拉者(Rajah)。他却于1846年宣布独立,脱离汶莱统治,成为一独立国。他凭着海军实力开始不断的扩张版图,至1888年便成为英国的保护国。

1882年汶莱苏丹因峇南河流域一带的加央族不满统治者而不时作乱,难以统治,便将该土地割让给砂拉越,年付4200元割让费。三年后即1885年,拉者将峇南河流域包括美里编入砂拉越第四省,省会设在马鲁帝。

遍地荒野 小小渔村

早期的美里,遍地荒野丛林,人烟稀少。沿美里河一带只有稀稀落落的十多二十间美腊原住居民住的简陋答屋,一个寂寂无名荒凉的小小渔村。

“美里”(Miri)这个地方名的由来,据说是与当地的“美腊”原住民有关的。“拉者”统治美里时,因原住民皆称自己是“美腊”在洋人的口音便定名为“Miri”。

外来的华人抵达美里这个小渔村时,只知道当地的居民叫“美腊”,便译成华文为“咪哩”或“米里”。至四五十年代,开始有华人改用“美里”。到1957年《美里日报》创刊采用“美里”一词,那么“美里”的名称便定下来了。

当时的原住民称自己为美腊人(Orang Mirek),属于马来族之回教徒,称美里河为利固美腊(Likko Mirek),“美里”之名称(前称“米里”)即是“美腊”之近音而得名。美腊人居住在美里河及罗东河之两岸,大多数居民是捕鱼为生,他们在河里捉鱼钓螃蟹,时而在近海用网捕鱼。他们用舢舨作为交通工具,来往美里罗东之间。当时美里河时常有鳄鱼出没,他们熟悉鳄鱼的习性,行船时却还平安无事。

华人落户 定名“美里”


美里早在油田开发之前已有华人落户。据史料显示,在1887年前后,便有华人从已开发的新加坡、古晋等地随船沿着峇南河抵达峇南县马鲁帝落户定居,与土著做土产生意。仅有少部分的华人在美里登陆觅地谋生。

抱着拓荒精神最早抵达美里发展开店做生意的华人,首推潮州人蔡振和氏。

据说蔡振和是潮州澄海人,在清朝光绪年间,蔡氏与同属于“双刀会”组织的另二人,由家乡乘船南来。在南中国海漂流了一段时间,在海上望到美里有山,就将船靠近,涉水上岸。他们用手势尝试沟通。原住民同意他们上岸。最初他们住在船上,后来因粮食不足,便上岸盖茅屋居住,并开始种植杂粮维生。

同来的庄恒象和沈沂水探知马鲁帝已有华人开垦,便往马鲁帝找发展。

蔡振和与原住民相处融洽,还娶了一土著妇女(沙笼婆)为妻,开设了华人第一间小店铺叫《振合号》。

他售卖日常用品予原住民,而向他们收购土产,如干鱼虾、巴拉煎、日罗冬、铜铁器及藤竹编制用具等,生意日渐庞大。

随船同行而来的好友庄恒象返回美里创立《吉发号》与土著做买卖生意。随后陆续登岸定居开店做生意的有广东台山人刘焕明(人称拉子明)创《锦元号》和陈孔煦(人称七叔)经营的《广昌号》。

这些商号都是在美里开发石油前或初期创设的。土人和华人都能各取所需,和平相处。

据一位“老美里”的忆述,当时美里这个小渔村,只有24间非常简陋的亚答屋及几间小店铺。在巴刹里,可以买到新鲜鱼虾、水牛肉、山猪及鹿肉、鸡鸭及一些瓜果等。较后有进口的罐头、牛奶、饼干及啤酒售卖了。



油田开采后,不但市场有一个巴刹,连赌傌和当铺都有了。油田公司的员工,许多是从新加坡、香港及古晋招聘前来工作的。他们过来时,多是没有携带家眷同来。工余时间,多聚在赌傌博赌,输光了工资,只好到当铺光顾典当了。

当时的生活水准很低,油田工人每月能领到25元砂币可算是很好的待遇。那时候,一粒鸡蛋的价格是半分至一分钱;一串香蕉是一分钱;每只鸡是1角5分至2角不等;一盘“果条”是4分,加鸡蛋则5分;咖喱鸡饭是6分钱而已。如果想食鲜鱼,则须等候“美腊”原住民的小渔船回来才有鱼卖。


直到美里发现石油,于1910年开始生产石油后,整个美里就起了变化。油田公司需要大量员工来进行广泛的开采石油工业。各族的劳工尤其是华人便从香港、新加坡和古晋受聘加入油田公司成为公司的雇员。其他各种行业人士听闻美里发现黑金,像浪潮般一波接一波的从四面八方涌进美里寻找工作和谋求发展。他们在美里择地定居,种植谷类杂粮和胡椒。美里人口忽然间便膨胀了起来,市区也热闹了。

鉴于美里石油开发迅速,人口骤增,市场发展繁荣起来,形成重要的市镇。拉者王朝于1912年便把第四省之省会由马鲁帝迁移到美里来了。

油田大量的被开采,炼油厂和石油输送管先后铺设,人力需求更加殷切,机械和物质源源由海外输送入港。港口运输繁忙,美里形成工商业繁盛之地区。

各地的劳工、农民、商人和形形色色行业之移民都纷纷涌入美里抢滩找生机。

油田公司为了安置雇员,便大兴土木建造宿舍给外来员工住宿。铺设道路运输机械,开辟沙路来往油井进行维修工作。华族商贾也盖建亚答店屋做生意,经营各种粮食、日常用品和药材等买卖。


石油的开采促进了地方发展。至1921年,美里已约有40间商店。市区里的黄土路上可以看到电单车、脚踏车和黄包车。第一辆车也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油田公司为了运输钻井机械及运载工人,于1924年建造一条由美里至罗东的泥路。因该地尚处原始森林,野兽毒蛇多,瘴气笼罩。油田公司出动一架水上起落的飞机,从美里低飞至罗东,在空中投下白岩粉末,划出造路的位置。这样子,测量人员不必冒险步入处女林,建筑工人带着斧头砍树清芭,锄头除根挖沟,就这样一条7哩长的美里罗东路便建起来。1927年又建廉律路,许多的支路也连接起来了。

至1940年美里的巴刹已有几条街道,盐瓦木板店屋也有几十间。

店铺多由华人经营各种华洋布赂、粮食京果、杂货罐头等日常用品以及收购土产鱼获。

美里自1910年至1940年30年间,拜石油之赐,整个美里变了颜色,市容披上了新装,由一个小渔村摇身一变为油城,发展成为砂拉越主要的一个市镇了。

第一篇:美里早期之侨领
凡有海水之处,就有华人居住。
在1910年美里第一个油井开凿之前,美里埠只是一个荒山野草,人烟稀少的小渔村。岸上居民仅有区区的十来间美勒原住民(Orang Merak)的马来屋。这些居民靠水上捕鱼为生。

这样的荒凉地方,居然在1887年前后,已经有华人乘船抵达,觅地落户,开荒谋生了,这显示出华人之拓荒谋生的冒险精神。

第二任侨长
陈孔煦
第三任侨长
庄有成
第三任侨长
庄有成

侨领
蔡炳芝
侨领
刘焕英
侨领
杨毅英

*很遗憾缺第一任侨长庄恒象照片

(一)蔡振和
根据资料记载,华人最早到咪喱(即美里,米厘)开小店做生意的,首推潮州籍人士蔡振和了。他与几位好友冒风浪之险乘帆船从家乡出海,途径米厘,见有青山,便离船登岸。他们得到当地美勒原住民的许可,便落户种植杂粮,而后开设小店做日常用品,什货及土产买卖生意。其后,生意有其唐山来的儿子蔡炳芝扩充经营,炳芝会把脉医病,又通晓马来土语,是广受欢迎的人物,因此生意日隆,那是油田尚未开发之时期。

(二)庄恒象
与蔡振和同船来的福建海澄之庄恒象后来也在米厘开设第二间店铺称“吉发号”,经营什货土产生意。生意手法圆滑,长袖善舞,业务蒸蒸日上,乃成为华侨受尊敬之领袖,甚得拉者政府之器重。

当时各地华人听闻米厘埠开发石油,容易谋生觅职,便先后从各地乘船抵达米厘谋发展。因此,华人人口激增,社会人事关系复杂。拉查王朝鉴于官民语言不通,便施行分层管理,方便统治人民,委任庄恒象为首位华侨侨长,即甲必丹,协助政府解决华侨之间的投诉,调解华侨纷争事宜,故华侨有事便找庄侨长。

(三)刘焕明
早期南来的广东台山籍人士刘焕明(已故刘锦日之父,刘仕元之祖父)得知米厘有油产,便从古晋搬到米厘来发展,开办“锦元号”做生意,乃米厘第三间商号。其经营颇顺畅,业务扩展至船务。因而财源广进,置有不少产业、店屋和椰林,是一名成功的商人侨领。

(四)陈孔煦
另一位在米厘成功开设店铺的也是广东台山籍人士陈孔煦(已故天猛公陈养九之祖父),其商号叫“广成昌号”,是米厘第四间店铺。由于陈氏经营得法,生意一日千里。他又广结人缘,秉公处理,仗义乐施,甚得侨社敬重,大家都称他为“七叔“。其后首任华侨侨长庄恒象去世后,便被拉查政府委为第二任华侨侨长,处理解决华侨纷争事宜。陈氏曾参与1923年米厘警民暴动事件的调解人。

(五)庄有成
陈氏于1927年逝世,庄恒象之子庄有成被委为第三任华侨侨长职。庄氏不但继承其父之业务,还兼营酒厂、当铺,生意兴旺,很快便致富。

庄氏不愧是华侨领袖,因其交友广阔,讲义气,好乐施,不但受拉查政府之赏识,也得华侨之敬仰。他重视侨教,筹办华校,是早期中华学校之董事长,他更热心华社工作,组织“华侨商会”(即美里中华商会之前身),并被选为首届会长。

中日抗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各地残酷屠杀无辜百姓,令海外华侨愤慨不已,纷纷鼓吹抗日活动,各处发起「救国救民运动」。庄有成等人便领导米厘侨社发起一项“筹赈捐献”运动,筹获赈款汇至中国,当时华侨反应非常热烈,争相献捐。日军南侵占领米厘时,他险遭日军逮捕,他终于机警地逃到古晋避难。庄氏于1950年在古晋病逝,寿龄只有57岁,真是英年早逝。

(六)杨厚初
第四任华侨华长是杨厚初,又名杨怡和。杨氏乃大埔人,早期与谢紫臣、杨宝章等多位同乡由古晋乘船到达米厘。他于1919年便独资创设“杨怡和号”做洋什布疋生意,他营运得当,生意兴隆,又与友人合营当铺叫“万发当”,财源广进。

杨氏慷慨输财,交友广阔,是华侨商界之佼佼者,华社之领导人物。杨氏在中日抗战期间,他曾与庄有成等人组织「筹赈救国」之义举,很得政府之器重。

杨氏曾在战后殖民地政府之咨询委员、县议员等职。由于庄有成于1938年染疾须休养,便被委为第四任华侨侨长。杨氏于1954年病逝。其孙杨奖文曾任北砂水务局总经理。

以上所述人物乃二次世界大战前,米厘华侨社会都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在米厘所开设的最早的四间店铺即《振合号》、《吉发号》、《锦元号》和《广成昌号》以及后来的《杨怡和号》都是当时华侨进出购物、办事和会友的地点。战前被拉查政府委任的华侨侨长也只有四位而已。

美里议会为纪念这些侨领先贤对社会,尤其是华社的特殊贡献,特将市区以前华人聚集的住宅区,如华人村之道路,命名为「有成南路」和「有成北路」,在珠巴华人区主要的一条大路叫做「怡和路」及珠巴另一条支路称「陈七路」。

华社除了缅怀前人先贤之社会贡献,更应学习其拓荒谋生之精神,艰苦创业之毅力。
注1:根据珠巴华人义冢亭内悬挂的匾额,有题字“华侨侨长庄有成赠”,故其正确姓名是「有成」,并非 「友成」。
注2:“美里”以前用“米厘”

(七)杨毅英
杨毅英氏是潮州人,美里开发之初到达美里。创设「新华兴」号,经营洋杂货及出入口生意。杨氏善于经营,业务日隆。

杨氏善于经商,同时也热心教育,慈善福利工作。曾任美里华侨商会理事长,受商界敬仰。1937年日寇发动侵华战争,引起中国海外华侨之不满。1938年10月10日,新加坡华侨侨长陈嘉庚号召南洋各地华侨至新加坡出席“南桥大会”。会议一致通过成立“南洋筹赈”总会,进行筹款救济受日寇惨杀逼害的中国灾民,支持中国进行抗日活动。

当时的美里华侨商会亦派两位代表出席“南桥大会”,杨毅英即是其中一位,另一位是侨长庄有成。他俩赴会后返回美里便积极鼓吹抗日活动,进行筹募汇返中国,美里华侨纷纷响应,热烈捐输,还有技术青年返国救中国。

由于业务忙碌,活动频繁,杨氏竟染病赴新加坡就医,不久则病逝。

第二篇:美里之侨社名人

杨书扣
甲必丹李德
(广属)
甲必丹沈清溪
(福建)


甲必丹伍景伊
(海南)
甲必丹陈福
(客属)



美里光复后,油田恢复生产,市区便进行重建,大兴土木。市面的店屋、马路和民舍像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建盖起来。居民从四面八方涌入,整个商场热闹起来。到处充满商机,市面一片欣欣向荣。

战后四五十年代,华侨持着开拓创业精神,把握商机,部分华侨经过一番刻苦耐劳的奋斗,便在事业发展方面有极大的成就而致富丰家,遂成侨界翘楚,当时有名望的侨领有下列多位:

(一)杨书扣
四五十年代,华人提起杨扣(杨书扣)的大名,连小孩都知道,杨氏是战后《美里中华公学》创效的大功臣,出钱出力并借出河边之造船厂供作校地,美里中华公学得以开办。他也是战前华侨学校的其中一位创办人。

杨氏服务社会,发展侨教,不遗余力,他曾是这两间华校建校委员会之主席及董事长。他为人乐施好义,是当代的侨社领袖,受人敬仰。

杨氏乃广东揭阳县人,在战前已是一名有信义的建筑承包商。他于1927年已承包建筑油田公司由美里通往大山背(廉律)一条24里长的道路,以便公司在该区探测油源。在1973年又为油田公司承包兴建罗东飞机场,盈利丰厚。

杨氏亦创设火锯板厂,辟伐木区经营锯木制板生意,他亦在尼亚石山爆石做石厂。氏创设《杨利利号》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结果富甲一方,为美里成功的实业家之一。

其哲嗣有杨传忠、传义和传福等兄弟。

(二)李德
在广府人的心目中,最受族人尊敬的人物,非“德伯”莫属了。“德伯”者,李德也。
 
李德是广东台山县人。李氏在战前战后皆在油田公司承包工程。油田的储油库(油缸)和大水缸工程都由李氏一手承建。

战后市区进行重建,便与苏清合伙承建几排店屋。氏更独资创设《台山号》,经营粮食、京果、洋杂生意。

李氏在工商业发展,长袖善舞,财富日增。

李氏为人重义乐施,对社会慈善教育工作,极为热心,奔走呼号,慷慨捐输,是华社公益教育事业的领导者,持著教育兴邦之信念,积极推广侨教工作。李氏乃《美里中华公学》创校发起人之一,建校筹款主任,曾在该校之 名誉董事长多届,氏也是美里中华中学之创校委员会主席及董事长,罗东中华公学、培民中学之名誉董事长,南洋大学建校委员会美里分会主席以及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主席等要职。氏亦是美里广惠肇公会主要创办人,凡是美里市镇之各种公益事业,氏都乐于玉成斯举。

鉴于李氏在社会上之特殊表现,甚得英殖民政府之器重,于1949年便被委为广属华人甲必丹及广属婚姻注册员,也曾被委为地方议会议员,在议会以广东话发言。氏于1953年卒被英女皇封赐MBE勋衔,是美里第一位受此荣誉封赐之侨领。

李氏为人尚义豪爽,广属人士有所纷争,皆找其调解,只要氏开口“骑马过海”训示几句,纷争便摆平,双方只好乖乖服服回家,人皆尊称其“德伯”,在美里是一位德高望重、名副其实的华社领袖。

李氏于1975年逝世,享年87岁。其折嗣有六男即宗炎、根炎、文炎、安炎、永炎和成炎。

市议会为了纪念其为社会作出重大之贡献,将其住宅旁布洛克 路(Jalan Brooke)之一条支路命名为「李德路」(Jalan Lee Tak)。

(三)谢紫臣
谢紫臣是大埔人的领袖,谢氏战前曾与友人先后开设《福和隆号》和《和隆美号》,生意鼎盛。

战后美里光复,谢氏于1945年便父子创设《泰成号》,经营五金器材,盈利丰厚。

谢氏热心公益事业,战前是华侨学校之创办人之一。战后也是美里中华中学其中一名创办人。氏除了提倡教育外,也领导华社工作,是大埔同乡会之主要发起人,任该会主席多届。氏亦是商界之翘楚,曾任中华商会之理事长,为商界服务。

谢氏育有四男即拿督谢晋新、照新、实新和灿新,在商界皆有成就。

议会为了表扬其贡献,将京士威路(Jalan Kingsway)进入美里中华公学之道路命名为「谢紫臣路」(Jalan Chia Tze Chin)。

(四)沈清溪
沈清溪是福建诏安县属之侨领。不但诏安人敬仰他,连其他乡属人士也认识他,因其身形高大超磅,尤其是其肚腩更“标青”,是华人少有如此身材的彪形大亨。

沈氏早年随其父在罗东开设《茂兴》宝号营商。其后迁至美里扩大业务,经营出入口生意,专营各种土产和树胶,并营船运业,业务日隆。

沈氏热心公益事业,除了曾在中华商会任副理事长外,亦有任美里中华公学及中华中学董事长要职。

沈氏为了照顾诏安乡侨,便与乡友筹组《诏安会馆》,并于1949年荣任首届会馆主席。

由于沈氏对华社贡献大,表现佳,被政府委为福建籍甲必丹,兼责福建籍侨民之婚姻注册员。

其哲嗣有沈福基博士、沈福源及福钧医生,皆负盛名。

市镇局为表扬其功绩,在一条柏迈苏里支路命名《沈清溪路》。

(五)伍景伊
战后琼籍海南人之领导人首推《万合》业主伍景伊了。

伍氏早年由海南岛南来古晋,后迁移至美里创设《万合茶室》,经营酒业茶店生意,宾客如云,生意兴隆。伍氏略懂英文,在西方人交际场中吃得开。

伍氏一向热心公益事业。由于环境之须要,便与同侨林明甫、欧名琦和张运会等人于1924年成立《琼侨会所》,以便照顾及协助美里的琼籍侨民。这是美里最早成立的一个地缘性的乡团组织。战争期间,会所被焚毁。伍氏于1951年发起筹组建馆工作,两年后终于把会馆建立起来,公推为该会之主席。

伍氏热血心肠,对琼侨尤为照顾。伍氏曾任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主席,中华商会理事多年。氏对教育事业热心,历任美里中华公学和中华中学董事多届,贡献良多。于1949年被政府委为琼侨甲必丹,兼琼侨属婚姻注册员,及政府咨询会委员,乃是一位称职的琼侨侨长。

其哲嗣伍世宽继承父业,经营「万合茶室」。

在百利达商业中心,一条路命名「伍景伊路」。

(六)陈福
陈福是广东陆丰人,是早期在本坡建筑商。战后市区店屋重建,陈氏乃主要的店屋承包商,对美里建设贡献颇大,是一名成功的建筑商。

陈氏为人慷慨仗义,对社会公益以及教育事业,不落人后。早期曾任华侨学校之董事会成员,战后为中华公学之建校委员及中华中学董事。

陈氏于1949年亦被委为客属甲必丹,兼客属侨民婚姻注册员,为客属侨民服务。

其哲嗣有陈悦荣律师、胜新、碧雄、斐荣、胜科、金友及胜来医生。

(七)黄聿初
美里开埠后之二三十年间,福州籍人士甚少到美里来发展谋生。战后四十年代,黄聿初氏才从诗巫福州芭移居美里,与友人合创《北极冰厂》售卖冰块和冰淇淋,过后又开《美光砖厂》,业务日盛。

鉴于美里油田开发迅速及汶莱诗里亚油田急速发展,从诗巫移居美里和汶莱之福州客渐多,黄售卖便与同乡各方奔走,筹组公会以方便照顾福州同乡。福州公会很快便于1948年宣告成立,黄氏被选为公会主席长达六年之久。

黄氏乃美里福州帮之首号侨领,引领福州人迁居美里发展业务,大展拳脚。四十年代老美里人不知有福州人,步入五十年代,黄克芳、郑灼新以及“海狗油”(谢兆连)登场,福州人才在美里占一席之地了。

以上所述名流,皆是乡属团体之代表人物,四五十年代同期尚有许多对侨社有特殊贡献的人士,老一辈的美里人都不会忘其义举善行的,只可惜无机会被政府委以甲必丹或华人婚姻注册员而已。

下列侨领皆值得“老美里”们怀念追忆,津津乐道的。

(一)邓享成
邓享成,广东中山人,乃早期《新光号》之店东。邓氏为人旷达,做事忠诚。四五十年代当选美里中华公学及中华中学之董事长及财政等职多年,蝉联中华商会理事长长达13年之久。氏历任广惠肇公会、店员互助社以及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等要职,是侨社的中坚份子。

(二)梁福
梁福是四五十年代之建筑承包商。自创《梁福建筑工程》,从事市区重建建筑工程,业务蓬勃发展。战后店铺重建,其中三份之一为其承建的。

梁氏重视社会慈善教育工作,是早期美里中华公学之建校委员之一及中华中学之董事长、广惠肇公会创办人之一。

(三)蔡可木
蔡可木在战前曾与友人合设《义公司》买卖土产树胶。战后自创《义安号》,经营树胶、烟叶、各种土产出入口,粮食及日常用品生意,氏兼营船运业。蔡氏长袖善舞,业务蒸蒸日上。曾任舯舡公会主席多年,甚得商界之尊敬。

蔡氏从公元1949年开始,历任美里中华公学正副董事长及董事达二十之久。五六十年代也当选中华商会正副理事长及理事多届,是美里颇负盛名的社会贤达。

(四)钟练霖
钟练霖早期独资创设《益元号》,经营洋货布疋生意,业务扩充迅速,是商界领袖。五十年代曾任中华商会理事长多年。

钟氏热衷侨教,曾任中华公学监学一职多年。氏亦对乡侨关怀,与谢紫臣等先侨筹组大埔同乡会。

钟氏对社会贡献良多,被政府委为地方议会委员及咨询会委员。后期转移业务至马来奕。

(五)谢晋新
谢晋谢乃大埔属侨领谢紫臣之折嗣。五十年代老父退休,便继承其商务而崛起成为后起之华社领袖。

谢氏学贯中西,年轻有为。待人处事,诚恳和蔼。氏热心公益事业,早于1950年便冒头当选中华商会英文书一职,当时识英文ABC者凤毛麟角。1972年接棒成为理事长多年。氏也曾任砂商联会主席。

谢氏于1952年已挤身入美里中华公学之董事部任英文书一职,于58年便当选为董事长。氏也曾任中华中学及培民中学及美里英文中学之董事长要职。

在社团服务方面,谢氏除了是大埔同乡会之主席外,便是美里华人社团联合会之首任会长,华人慈善信托委员会之主席。

谢氏早在五十年代便被地方议会委为议员,氏曾参加政党活动,当选州议员,出任助理福利部长一职。氏于七十年代被颁赐“拿督”勋衔。后被委为“天猛公”公职,氏不但为华社效劳,也为美里全民服务。

谢氏乃热血心肠人物,关心社会民瘼。从青年开始为人民社会服务至老年,是美里家知户晓的一位人物。人尊称为“笑佛”,是一位有求必应之好好先生,真是实至名归。

除了上述人士之外,美里尚有许多对热心公益事业,慈善教育,出钱出力之有功人士。例如《和昌公司》之号东温志路、《福利号》之涂茂山、《荣安号》之宋光荣、《醒民书店》之朱醒民、《吉祥号》之林毅生及刘洪安、《联德号》之沈保德、《三三公司》之温家齐、《天香公司》之李仕谦、《源源号》之黄眼、《湘南书店》之雷金柏,以及《杨柳影室》之杨柳及李智民等等,都是“老美里”无不知晓的人物。

本文所述人物,都是五六十年代,华侨社会之精英,协调侨社纷争,领导侨社趋向团结,地方迈向繁荣的重要人物。

第三篇:市郊之社区闻人

拉者王朝及英殖民地政府甚少照顾人民,因政府是“大晒”,官员高高在上,与人民之关系脱节。当时人民不须缴税,更不用还所得税,因此百姓很少到政府部门走动的。

拉者王朝在战前曾委任华侨侨长,协助调解华侨事务。1949年英殖民地政府亦委任华人乡属甲必丹,协调各乡属之纷争。人民必须自力更生,同时依赖乡团之协助了。

乡镇社区有乡团组织之出现,有组织便有领导人。社区的领导人,除了服务族群外,更要献身教育事业,兴学办校,因华人非常重视教育,都希望华人子弟有受教育的机会。所以在教育,尤其是华文教育方面肯出钱出力的人士,才会赢得美名,受人尊敬,便会名留史册。所以各社区的闻人都与华文教育有密切关系。

珠巴社区
珠芭闻人 (1910 - 1970)

张保村长刘来兴陈杜娇

刘锦日彭汉光黎有


三四十年代,珠巴是椰林、猪寮及菜园的农耕地、养殖区,故叫“猪芭”。

珠巴是美里人口比较密集的一个乡村社区。村民以养猪、种菜、务农为主,其次是劳动大众。村中无富商大贾,只有凭手挣钱谋生的劳动者,他们凭着毅力,在战后1946年便借用华侨长生会之会所当课室,开办了《珠芭中华公学》,(其实是美里中华公学之分校)这些学校创办人便是该村村长张保以及刘来兴、江英、陈杜娇、钟胜、彭汉光、黄财、杨继泉、吴泰、罗钦、陈新有等热心人士。

这批领导人还把村民组织起来,为学校筹办学经费而组织麒麟狮队,为学校筹款,为村民办慈善福利工作成立了「珠芭长生会」,协助村民办丧事,指导村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准,向政府反映民生课题。他们对地方发展,贡献良多。

八十年代地方议会为了表扬这批人士对珠巴社区居民之贡献,将珠巴一带的道路以他们的大名命名。

后期进入六十年代,政党在美里成立,才栽培了林志贤和张官祺等地方社区领袖为居民服务。

埔奕社区
罗东埔奕社区闻人

唐松梁树彬廖观发

梁志云苏美光余华照


三四十年代埔奕是一片野草杂树丛生的沼泽低洼地区。美里埔奕沙路之两旁散布著锌顶木板高脚农舍,住着种菜为生的客家嘉应地方的人。

居民除了在该区种瓜菜植果树谋生外,尚有到油田公司打工维生或是为油田公司承包小工程之承包商,并无巨富。当地的居民毅然于1946年筹办学校,盖了亚答木屋课室,创立了埔奕中华公学(美里中华公学之第二分校)。当时当地有影响力的头头是唐松、罗广贤、梁瑞柏、董清、陈乙安、李开记、甘汉、温三、温四、汤茹钦、蒋绘坤、刘函、刘德、陈苟、周云山、刘少、张国忠和魏振文等人。彼等不但热心教育,还协助村人排纷解困,这些前辈是了“老埔奕”乐龄人士常提起的。

进入六七十年代,移居该社区的温世昌、蔡孝、倪宗仁以及苏美光等闻人成为当地之中坚人物了。

罗东社区
罗东乃油田公司之汽油生产中心,即是油库又是炼油厂所在地。居住在该区的居民,都是与油田公司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居民不是其雇员,便是赚其雇员金钱之商贾。所以罗东很早在三四十年代便有小商店设立。

四五十年代,罗东社区之头头,大都是油田公司之职工,因他们有学识、有才干、薪金高、收入好,所以讲话有分量,居民会听从。

当时有号召的地方首领是梁树彬、陈长华、唐松、梁瑞柏、罗广贤、陆汝威、周思荣、陈惠元、沈喜玉、吴文兴和廖官发等人。他们虽有权势,却热心华教,为了华族子女的教育,奔走办学,同时得到油田公司之财力赞助,很快便于1947年把华校复办起来。此后,学校需要扩建或增设器材,都由这些油田职工向油田公司之上司申请捐款,因而《罗东中华公学》筹款办学颇为顺利。

进入六十年代,油田公司高级职员梁志云便在罗东呼风唤雨,成为无人不知的领袖。余华照乃是七十年代之后期人物了。

大山背(廉律)
二三十年代,大山背还是荒山野林,只有唐山南来的客家河婆人在此觅地农耕。由于该区土地肥沃,种植胡椒丰收,便吸引了许多河婆人来此落户种植,人口逐渐增加而形成了一个河婆村。

油田公司于1927年建筑了一条24里长之廉律路,在那一带测油源。这条路便促进了大山背社区的发展。

廉律是最大的华人社区,可惜地广人稀。该区的头人,首推第二任村长杨交环及当地元老蔡通宝、张竹琴、杨克邦、杨雁塔、古当利、蔡思恭和蔡美交等河婆乡贤。他们耕作之余,常聚首《广集号》闲谈农务外,更谈侨教,聚商筹款办华校。他们早于战前1940年便创办了《中山学校》华侨子弟有了入学读书的机会。他们重视百年归老善后事业,方便居民安葬逝者,向政府申请拨地作墓地用途。政府即刻反应!便于1953年批准了一块土地,即现今的律律义山。

居住在廉律的“老河婆人”都非常尊敬这些乡长,他们的确为该社区做了许多贡献,留下美名。当时,廉律主干路之两旁土地尚未推动房屋发展,故新的支路不多,还未获得市议会当局将道路命其名的机会。

后期七十年代,出现了政党人物黄进茂以及第二代蔡高船和杨惠生等乡长带领河婆乡民踏步向前,在教育及地方发展方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文选及图片摘自《美里怀旧》篇,作者余求福先生


美里华人社区领袖协会
PERSATUAN KETUA KAUM MASYARAKAT CINA MIRI
© Copyright 2015 Designed by www.gbs2u.com
Visitor Counter:
Hit Web Stats
Fast Counters


QRCode